南通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南通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
全文检索   
村企共建助振兴 激活发展新动力
发布时间:2020-10-20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来源:

近年来,海安街道三塘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,引领村企共建,做实结对共建的目标,突出“三个聚力”,不断创新村企联建模式,激发企业活力和村居发展潜力,实现“以企带村、以村促企、优势互补、互惠共赢”的发展局面,将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转化为村企发展强劲“动力”。

一、聚力构建三项机制,提升组织动能

一是建立村企共建机制。按照“互利互惠、优势互补、共联共建”的原则,以三塘村党总支书记项目为纽带,村企通过签订共建协议、干部交叉任职、人才结对培养推动组织共建;通过共同开展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推动活动共联,通过共享信息、共享阵地、共享服务推动资源共享。目前,三塘村已与10家企业签订联建协议书。二是明确党建联动机制。围绕“凝聚党员、加强组织、服务群众、促进和谐、推动工作”的工作目标,村党总支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优势,先后派驻有经验的党员干部7人进企业,发挥各家党组织的整合作用,实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共驻共建、事情共商、活动共办,携手共创先进基层党支部,为高质量发展装上“党建引擎”。三是完善互联互动机制。由三塘村党总支牵头,每月召开1次党支部会议,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,落细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志愿服务、惠民演出等活动。疫情期间,三塘村党总支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,制作《风雨同舟,战疫必胜》、《聚焦中央一号文件,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》等多个微视频,开展“微党课培训”,共过政治生日等各类活动9次。

二、聚力抓好资源联享,焕发创新意识

一是加强阵地建设。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,加强对企业党员活动中心的建设支持力度,推动党建阵地提标升级。今年三塘村派专职党员干部到苏豪制丝公司、普泽制药公司进行指导,协助企业建立符合品牌文化的特色党建阵地。三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和企业党建活动阵地相互开放、阵地共享,在今年建军节,三塘村在恒源新村业委会党支部活动室召开“庆七一”退伍老兵座谈会,共议军旅情怀,同建美好家园。二是开展特色活动。联合江苏有线海安分公司第一、第四支部共同开展“服务零距离”特色服务活动,深入开展互促互助谋发展共建活动,并负责浙江海安商会党支部党建的联建指导。联合恒源业委会支部成立爱心粥店,村党总支提供大米,免费为老人提供早餐,同时联合建成“5分钟党群服务圈”,实现全民共享“红色管家”服务。三是共育文明新风。村企联建把志愿服务作为“助推器”,村党总支和企业支部共派青年党员在东洲公园开展移风易俗,文明新风“十六讲”等志愿宣讲活动。联合恒源新村业委会党支部对小区环境进行全面整治,修缮楼道灯110个,修缮道路160平方米,补植绿化1000平方米,共同为创文创卫、建设幸福美丽三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联合江苏普泽制药有限公司,每年捐赠2万元为三塘村河道保洁、道路修缮、绿化补植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支持,使农村生态环境、卫生环境和居住环境整体水平得到提升。在“创文创卫国考”决胜战中,有线海安分公司抽调人员连续一周扎根三塘村参与双创迎查工作,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。
三、聚力开拓发展联谋,激活内生动力
一是产业联谋,激活发展动力。村企共同把发展共谋作为“落脚点”,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,秉承“党建服务产业、产业激活党建”的理念,增强发展能力;村党组织依托土地资源优势,海安惠民农资有限公司投资亿元项目,共建近20亩地的资源农业基地,壮大村集体经济,为企业发展配备合理的资源空间,实现互相并进、互利共赢。今年村营收入有望突破220万元。二是村企联建,巩固脱贫效力。充分挖掘和调动联建双方的利益联结点、共赢点,融合村党组织在党建工作方面以及“两新”组织在资金、技术、经营和服务方面的优势,推动优势互补。以奥华装饰城和华中五金城结对项目为例,该项目将直接带动三塘村17个村民小组、100余名村民、2名建卡立档户提供就业。浙江商会每年捐赠5万用来支持三塘村慈善事业,海安苏豪制丝有限公司每年捐款5000元支持三塘村扶贫工作。盛世家和酒店为建档立卡户免费做菜,改善伙食;每逢传统节日,还为建卡立档户送去精美的节日慰问品。三是人才联育,注入红色活力。村党总支通过“基地+企业+人才”培养模式,分期分批开展电商技能培训。深入实施“双培工程”,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,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,为电商企业发展注入“红色基因”,为村党组织储备后备力量。中丝鑫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“双培工程”与科技创新,研发出的养生桑茶、养生酒、蚕丝面膜等诸多新型产品,倍受电商市场欢迎,成为了三塘村人才联培、招商引资的示范企业。

村企联建,携手共谋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三塘村将通过抓党建促联建“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”行动,联动共建村企党组织切实扛起政治责任,聚焦村企结对重点任务,以企带村,以村促企,双向联动,努力实现富企强村的“同频共振”,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