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袁庄镇“百企联百村 共走振兴路”村企对接会在袁庄镇竹园村落下帷幕,围绕企业关心的土地、税收、配套等问题,镇政府做了逐一解释和说明,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参与联建的信心,推进了村企联建的进度。
袁庄镇11个村基本以农业为主,自身具备的资源较为匮乏,村营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流转的服务费及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。收入渠道狭窄、结构不合理,导致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上涨动力不足。袁庄镇镇长殷海燕表示,基于这样的现状,贯彻村企联建要求,推进“千企联千村”行动,实现乡村振兴,很难。
迎难而上,才是面对问题最积极的态度。袁庄镇各村积极从自身资源和人脉关系出发,重点对各村目前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梳理,按照“宜农则农、宜工则工”的思路,合理选择项目,盘活闲置建设用地资源发展工商业、利用在手的流转土地发展观光或休闲农业。截至目前,共排出其中农业项目3个、工业项目6个、服务业项目3个,实现了联建项目村级全覆盖。
根据各村实际,袁庄镇又分别指导开展联建项目。加大在土地指标供给的力度,为千亩以上经营主体配套农业设施用地,以建设用地租赁形式,提高村集体收入;朱庄村、海河滩村、铁果门村以资金入股的形式,与中燃石化在时桥村联建社区综合体,打开“飞地经济”局面;时桥村利用闲置土地入股,与高强包装公司合建厂房;孙庄村则利用已建冷库入股欣晨乳业,为企业提供冷藏保鲜服务……
走近袁庄镇濮桥村老村部,破旧的集体仓库已经拆除,工程车辆、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,一根根钢结构立柱有序地排布、安装,濮桥村与南通亿人纺织合作共建的纺织项目正在紧张建设。濮桥村老村部总面积约2.85亩,参与村企联建,用现有房屋近20万元入股,建成后年均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万元。
“此前,如东县供销联社、袁庄镇政府及铁果门村共同出资,在铁果门村建了一家圆农粮食烘干中心。近期,该中心对外发包,租赁价格溢价2.5倍以100万元成交,每年可为铁果门村集体增加村营收入12.5万元。”殷海燕表示,有了这样成功的案例,袁庄镇计划将戴南村、赵港村、濮桥村烘干中心对外发包,更好地发挥烘干中心的辐射作用,进一步拓宽各村的收入渠道。“村企联建,携手共进,构建乡村有需求、资本有动力、多方互利共赢的联建格局,将更有效地推进乡村振,共建美好家园。”